心语滴滴
                     当你累了的时候,心灵是唯一的归宿!岁月改变了年轮,但改变不了你我赤子的心! 朋友!有空来坐坐!

我的主页    照片   好友[文章  收藏         最新阅读     推荐文章 
区空间    校空间  
招考信息 |  中考语文 |  红木天香 |  索书成癖 |  人生啐语 |  身心健康 |  歌词回味 |  花花草草 |  泥壶茶香 |  语文课改 |  石全石美 |  音韵有声 |  社会关注 |  单反天地 |  世说新语 |  航海罗盘 |  片风丝语 |  诗情醉意 |  散装啤酒 |  课堂散步 |  课题研究 |  幽径偷花 |  禅房窃月 |  名诗撷英 |  时文掬美 |  棒棒糖香 |  快乐体验 |  问题辅导 |  试题宝库 |  作文探究 |  五彩缤纷 |  经典咀嚼 |  阅读沉思 |  名人浏览 |  电子书屋 |  班会写真 |  文史休闲 | 
本学习空间统计:   4208 篇文章  


博主说明:教师
姓名:王金龙
学校:翠园文锦中学
空间等级:56 >
现有积分:67585
距离下一等级:12415分
空间排名:教师类 第10

 
最新文章
 
癸卯初夏即兴叹安庆
采桑子·癸卯春对雨
癸卯珍珠婚周年与夫人共勉
云南印象
癸卯春夜游凤凰古城即兴
癸卯忆安庆振风塔
 
随机阅读
 
烧脑“三卜”
红树林景致
换个角度看教育(4)-- 高红妹,辩证思.
任驹闯
一地寒霜
头眉低
 
推荐文章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2021届四班马安然)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2021届三班吴雨洋)
悼念石云孙老先生
观家叔微信故乡古镇坡头郁金香美图步李白《.
辛丑春二月浏览方教授微信母校红楼东侧门照.
辛丑二月既望粤港澳大湾区仙湖邓公手植树下.

11月22日
2016
 

2013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作者:王金龙 发表时间-16 :25:31  阅读( 1108 )| 评论( 0 )
 

2013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4题,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惬意(qiè)   匀称(chènɡ)     晨曦(xī)       潜心贯注(qiǎn)


B.荣膺(yīnɡ)  愧怍(zhuò)      荒谬(miào)      广袤无垠(mào)


C.干涸(hé)   和煦(xù)       栈桥(zhàn)      怒不可遏(è)


D.馈赠(zènɡ)  吊唁(yán)      绥靖(suí)       气息奄奄(yān)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3分)


A.同学们登上莲花山,仰望着邓小平塑像,回想起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不禁肃然起敬。


B.前不久,某游客在埃及古神庙的神像上刻下“XXX到此一游”几个字,这让在场的其他游客叹为观止,纷纷摇头。


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D.从埃文斯语无伦次的话里,斯科特等人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已经疯了。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余华的新书《第七天》即将出版的消息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B.机动车尾气污染能否治理好是深圳大气环境改善的关键。


C.最近,深圳交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城市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D.深圳长青诗社大约20名左右诗友到大鹏老干部活动中心参观楹联书画展。


4.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3分)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可以用叹号。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D.“晶莹的露珠”是主谓短语,而“露珠晶莹”是偏正短语。


二、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


⑴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⑵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赵翼《论诗》)


⑷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⑸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⑹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⑻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⑼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⑽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⑾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⑿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⒀古往今来,马和人同生死,共荣辱,齐悲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以“_________”来表现将士驰骋疆场的英勇;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借“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来抒写英雄失路的悲愤;而李白的《送友人》用“_________”来渲染友人离别的伤感……岁月悠悠,马成了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三、本大题共3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题。(11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⑴猛浪若奔_______               ⑵蝉则千转不穷_____


⑶鸢飞戾天者______               ⑷横柯上蔽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吴均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萌生避世退隐之意;杜甫饱览泰山雄奇秀丽的景色立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誓言。两种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2题。(7分)


千万别小瞧了猫


①和别的生物不一样,猫看起来不像大白鲨那样凶残致命,也不像大褐熊那样强壮有力,更不像食肉恐龙那样饥饿贪吃。可是,千万别小瞧了“猫”这个群体,它们可是长着一双无辜大眼的超级杀手。


②据统计,美国有8400万只家猫、3000万只野猫,被这些猫杀死的鸟类数量高达14亿,甚至有可能达到37亿。除了鸟类,每年被猫捕杀的还有至少69亿只哺乳动物,这个数字甚至有可能达到207亿。鼹鼠、家兔、欧黄鼠、灰鼠均未能逃脱厄运。猫捕杀的对象一般是活动的、比自己身形小的生物,就连毒蛇、蝎子也不惧怕。


③英国的研究人员同样也在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势担忧——自1965年开始,在英国,猫的数量已经翻了两番,而与此同时,白头翁和麻雀的数量正逐渐减少。在英国的居民区,每平方公里就有上千只猫。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即便是在被誉为动物天堂的非洲塞伦盖蒂生物保护区,也没有任何一种野兽能够达到如此密度。这些野兽捕捉猎物是为了生存,而猫却不一样,它们捕杀只是出于一种天性,它们吃着主人们提供的猫粮,猎物只是它们打发时间的玩具。


④研究人员还指出,猫的威胁远比表面上看上去严重得多。除了捕杀猎物,光是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英国南约克郡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安德鲁·贝克曼等人发现,在一处多猫的地区,充斥着一股“生物恐慌”。鸟类长时间处于生存压力之下,雄鸟和雌鸟的注意力不在小鸟的身上,而是时时关注着猫的一举一动,完全无法集中精力抚育下一代。在极端的时候,当地鸟类的总数下降了5%。


⑤其实,在很早以前,猫就被列入世界最危险和具侵略性的100个物种。它们的祖先来自中东地区,作为捕鼠能手深得主人们的喜爱。在人类的保护下,猫已遍布世界所有角落。尤其是在海岛上,猫和老鼠一样,都成为了威胁生物链的元凶。无论是瓜达卢佩的卡拉卡拉鹰还是夏威夷秧鸡,都不是猫的对手。据统计,猫已成为导致22种海岛动物灭绝的元凶之一。


⑥面对猫带来的严峻问题,新西兰的经济学家兼慈善家贾雷特·摩根给出的解决方法十分简单:“如果您有猫,请一定将它关在屋子里。如果它去世了,请不要再继续养猫!”


(选自《海外文摘》2013年第6期,有删改,作者:马克·伊佛斯,译者:郑莉)


10.通读全文,请你概括猫对其他生物有哪些威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⑤段加点词语“据统计”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④段划线句子除了列数字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


柳  信


①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覆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垂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②少年时候,每到春来,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得欢喜极了,轻快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曾在中学作文里写过这样几句:


③“嫩绿的春天又来了,看那陌头的杨柳色,世界上的生命都聚集在那儿了,不是吗?那年轻的眼睛般的鲜亮啊……”


④老师在最后一句旁边打了密密的圈。我便想,应该圈点的,不是这段文字,而是那碧玉妆成绿丝绦般的杨柳。


⑤抗战期间在南方,一个残冬,我家的小花猫死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死。它躺着,闭着眼。我和弟弟用猪肝拌了饭,放在它嘴边,它仍一动也不动。“它死了。”母亲说,“埋了吧。”我们呆呆地看着那显得格外瘦小的小猫,弟弟呜呜地哭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什么,看了半天,还不离开。


⑥“埋了吧,以后再买一只。”母亲安慰说。


⑦我作了一篇祭文,记得有“呜呼小花”一类的话,放在小猫身上。我们抬着盒子,来到山坡。我一眼便看中那柳伞下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有枯枝。我们掘了浅浅的坑,埋葬了小猫。冷风在树木间吹动,我们都穿得十分单薄,不足以御寒。我拉着弟弟的手,呆呆地站着,好像再也提不起玩的兴致了。


⑧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啊!【A】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杨柳绿了,杨柳绿了,我轻轻地反复在心里念诵着。那时我的词汇里还没有“生命”这个字眼,但只觉得自己又有了精神,一切都又有了希望似的。


⑨时光流去了近40年,我已经历了好多次的死别,到1977年,连我的母亲也撒手别去了。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这房子里怎能没有母亲料理家务来去的身影,怎能没有母亲照顾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呵责和提醒!然而母亲毕竟去了,抛下了年迈的父亲和她的儿女。


⑩两个多月过去,时届深秋,园中衰草凄迷,落叶堆积。我从外面回来,走过藏在衰草和落叶中的小径——这小径我曾在深夜里走过多少次啊。请医生,灌氧气,到医院送汤送药,但终于抵挡不住人生大限的到来。我茫然地打量着这园子,这时,侄儿迎上来说,家里的大猫——“狮子”死了,是让人用鸟枪打死的,已经埋了。


⑪这是母亲喜欢的猫,是一只雪白的狮子猫,眼睛是蓝的,在灯下会闪着红光。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见母亲出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深秋的冷风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我的心直往下沉,往下沉……忽然,我看见几缕绿色在冷风中瑟瑟地抖颤,原来是那株柳树。在一片萧索中,柳色有些黯淡,但在一片枯黄之间,它是在绿着。“这容易生长的、到处都有的普通的柳树,并不怕冷。”【B】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


⑫清明时节,我们将柳枝插在母亲骨灰盒旁的花瓶里。柳树并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母亲平凡清白的人生一样。


⑬柳枝在绿着,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


(选自《读者》2012第15期,作者:宗璞)


13.通读全文,请概括作者围绕“柳”主要写了哪几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文意,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段划横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⑧段【A】处“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第⑪段【B】处“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请任选一处,结合原文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曾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


止境的。”请你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生命的感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1题,共40分。


18.半命题作文


题目:我最喜欢的一个词:______


要求:


⑴ 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


⑵ 诗歌外,文体不限;


⑶ 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深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


 


1.C
2.B 3.A 4.D


5.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⑷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⑸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⑻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⑼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⒀古往今来,马和人同生死,共荣辱,齐悲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以“马作的卢飞快”来表现将士驰骋疆场的英勇;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借“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来抒写英雄失路的悲愤;而李白的《送友人》用“萧萧班马鸣”来渲染 友人离别的伤感……岁月悠悠,马成了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6.(1)奔马       (2)通啭,鸟叫声 (3)至,到     (4)树木的枝干


7.(1)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向各个方向走。


(2)治理世务的人,看到这样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8.内容上概括了沿途所见山水景物特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结构上从山水两方面总起下文。


9.我赞成杜甫的人生态度。江山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我们祖国山水美丽者甚多,我们都去避世隐退,就把自己的社会责任丢了。为了祖国山水更美,为了保卫这样的山水,我们必须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0.直接杀死其他动物;对其他动物产生心理威胁,影响它们的生存。


11.不能删除。这个插说成分在此表明数据来源和准确性,说明猫造成的海岛动物灭绝程度,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2.举例说明。举出鸟类的例子。具体确切地说明了猫造成的生物恐慌导致的危害。


13.⑴少年时写描写柳的作文受到老师赞扬。⑵抗战时在柳树下埋葬猫,哀悼猫的死。⑶母亲病重期间,母亲的爱猫死去,埋在柳树下。⑷清明时节将柳树插在母亲骨灰盒旁边,寄托哀思。


14.母亲病重,家里没有了母亲料理家务、关怀每一个人的呵责和提醒。表达了父亲和全家人因为母亲病重内心的痛苦,体现了母亲在全家人心目中的地位。


15.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深秋枯草比作久未梳理的乱发,暗指母亲的久病不起,衬托了自己因为母亲病重而沉重的心情。


16.【B】处,作者因为母亲病重,母亲的爱猫死去,心里充满了对生命无法挽回的凋零的悲哀。但是,柳树迸发出来的新的生命,让作者意识到,个体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整个生命却在生生不息,所以心里得到了安慰和支持。


17.生命的个体是脆弱的短暂的,随时会遭到不幸,最终会离开世间。但是个体生命是整个生命中的局部的链条之一,来自整体的生命,也为整体生命做出了自己的奉献。所以,孕育我们、我们也曾奉献的整体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我们应该坦然面对生命个体的消失,同时对生命有更博大胸怀的关照,从而有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18.作文:略


上一篇文章:深圳市 2012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下一篇文章:2014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