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预览
×
心语滴滴
当你累了的时候,心灵是唯一的归宿!岁月改变了年轮,但改变不了你我赤子的心! 朋友!有空来坐坐!
我的主页
照片
好友
[
文章
]
收藏
最新阅读
推荐文章
区空间
校空间
招考信息
|
中考语文
|
红木天香
|
索书成癖
|
人生啐语
|
身心健康
|
歌词回味
|
花花草草
|
泥壶茶香
|
语文课改
|
石全石美
|
音韵有声
|
社会关注
|
单反天地
|
世说新语
|
航海罗盘
|
片风丝语
|
诗情醉意
|
散装啤酒
|
课堂散步
|
课题研究
|
幽径偷花
|
禅房窃月
|
名诗撷英
|
时文掬美
|
棒棒糖香
|
快乐体验
|
问题辅导
|
试题宝库
|
作文探究
|
五彩缤纷
|
经典咀嚼
|
阅读沉思
|
名人浏览
|
电子书屋
|
班会写真
|
文史休闲
|
本学习空间统计:
4208
篇文章
博主说明:教师
姓名:王金龙
学校:翠园文锦中学
空间等级:
56
>
现有积分:67589
距离下一等级:12411分
空间排名:教师类 第10
最新文章
癸卯初夏即兴叹安庆
采桑子·癸卯春对雨
癸卯珍珠婚周年与夫人共勉
云南印象
癸卯春夜游凤凰古城即兴
癸卯忆安庆振风塔
随机阅读
鹏城记忆
仿满江红-老有所悟
重温四十年前的日记,唏嘘良久
悼念江小秋老同学
烧脑“三卜”
红树林景致
推荐文章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2021届四班马安然)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2021届三班吴雨洋)
悼念石云孙老先生
观家叔微信故乡古镇坡头郁金香美图步李白《.
辛丑春二月浏览方教授微信母校红楼东侧门照.
辛丑二月既望粤港澳大湾区仙湖邓公手植树下.
10月25日
2017
鲁迅37岁写小说处女作,《狂人日记》何以开启传奇
作者:
王金龙
发表时间-13 :4:36 阅读(
1568
)| 评论(
0
)
鲁迅37岁写小说处女作,《狂人日记》何以开启传奇
原创作者:海凝眉 来源:搜狐
最新一期南方周末发表了华人作家哈金的研究成果,对于1918年4月2日,鲁迅创作小说处女作《狂人日记》那一夜的传记式叙述。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标准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鲁迅作为小说家的处女作,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之后,并没有立刻投入文学创作,而是先有了12年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的积淀。
这篇作为鲁迅一系列杰作不朽开端的伟大小说,是在《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的一再催促之下完成的。当时鲁迅已经37岁,为写这篇小说熬了一个夜。当时他还不会想到这部作品的深远意义,更不会想到自己会由此成为一代文豪。
“我需要跟您的小狗谈谈”
这是俄国讽刺文学大师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里的一句妙语。鲁迅的灵感显然是受了果戈理的启发,也借用了“狂人”身份和日记体的形式,但是两篇小说的主题内容和结构文风完全不同。称不上是对果戈理的模仿,鲁迅这篇小说的独创性非常高。
笔者猜想,鲁迅先生之所以对果戈理这篇小说产生深深共鸣,有一点可能的因素是与小说主人公的身份认同。果戈理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九等文官,在部长身边供职。
而鲁迅当时的差使是教育部的佥事,1914年8月,由佥事中的五等晋升为四等,还兼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职位并不低。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特意细心地读完了两位大文豪的这两篇同名小说,感受完全不一样。果戈理是借会说话会写信的小狗在讽刺官僚,其中还掺杂爱情幻想。鲁迅自始至终都是在深切控诉封建礼教。
而且,两篇小说在逻辑上也大相径庭。果戈理的这篇小说,前半段让人感觉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抱怨,后面主人公又有些突兀地真疯了。而鲁迅的小说主人公就是一个有迫害妄想的真正“狂人”。
小说的结尾也不一样,果戈理的主人公最后变得软弱无力,向幻想中的母亲呼救。鲁迅的小说结尾是在为孩子呼救,不要让他们在封建礼教之下变成“吃人”的人。前者是遭受了真实的迫害,后者始终是一种妄想,却又寓意深长。
可以想见,1918年4月2日那一晚,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是一气呵成的。他的主人公其实也是有生活原型的,1916年秋,鲁迅的一个姨家表弟曾有过迫害妄想,并且来他这里寄居过。
鲁迅开创性的文风对新媒体时代的启示
鲁迅的小说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反思是非常深刻的,孔教毕竟是为君主制服务的。但是两千多年来它的统治根深蒂固,到了“五四”时期才出现了难得的反思。
文体文风的创新会随着时代而演进,在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止步。古代经典追求行文简练,那些流传后世的寓言故事,不过就是一二百字。唐诗中的五绝、七绝更是极简主义的典范。唐宋八大家的经典散文,也都是精短之作。
从文体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到,文字的价值和篇幅长短没有必然关系。只是时代潮流会追求变化,精短之风过后,会有长篇小说的出现。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极简主义有了再度流行的土壤。
这是由传统报刊和新媒体的不同条件决定的,传统报刊受到版面的限制,你首先得填满版面,或者因版面有限而削足适履。而对于新媒体来说,完全不存在这种限制,文章或长或短,可以真正取决于内容的需要。
实际上,体量再大的内容,都可以用精短的语言来表述,前提是你得充分消化你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且,精短的表述,往往更能切入本质,不至于让读者在过长的篇幅当中迷失方向,找不到重点,反而湮没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文在精,不在多;文在深,不在全。其实鲁迅的这篇《狂人日记》,相比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就显得精短有力入木三分。有人说,“碎片化阅读”缺乏深度,鲁迅先生一生没有写过长篇,但他的作品并不因此而缺乏深度价值。能将大容量的东西写短,着实不易。
上一篇文章:作家舒芜说红楼梦:贾宝玉为什么不喜欢读书?
下一篇文章:鲁迅先生与古籍
[相关文章分类——
经典咀嚼
]
为什么白先勇坚持推荐程乙本的《红楼梦》
九月(海子)赏析
《金瓶梅》饮宴中的政治逻辑:从宋御史设宴说起
鲁迅37岁写小说处女作,《狂人日记》何以开启传奇
作家舒芜说红楼梦:贾宝玉为什么不喜欢读书?
杜甫诗歌好在接地气
陶渊明对乐府诗的开拓
黛玉葬花,宝玉为什么恸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