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乌江(原名“乌江一朵浪”)
                     千里乌江水 奔腾入海洋

我的主页    照片   好友[文章  收藏         最新阅读     推荐文章 
区空间    校空间  
教学论文 |  人物彩照 |  诗词歌赋 |  散文随笔 |  楹联曲艺 |  古诗新唱 |  鸿雁长飞 |  赋彩课堂 |  闲情偶记 |  学海导航 |  桑榆晚景 |  流金岁月 |  快乐国学 |  博海观潮 | 
本学习空间统计:   771 篇文章  


博主说明:教师
姓名:杨建华
学校:退休教师
空间等级:40 >
现有积分:16206
距离下一等级:1294分
空间排名:教师类 第54

 
最新文章
 
仿满江红-老有所悟
重温四十年前的日记,唏嘘良久
悼念江小秋老同学
有朋自家乡来,不亦乐乎
重阳是一条老人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下)
 
随机阅读
 
鹏城记忆
仿满江红-老有所悟
重温四十年前的日记,唏嘘良久
悼念江小秋老同学
烧脑“三卜”
红树林景致
 
推荐文章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下)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中)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上)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我——博客伴我陶然行.
魅力教师,闪亮登场——博客伴我陶然行(中.
博海弄潮,高唱大风——博客伴我陶然行(上.

9月25日
2023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下)


   作者:杨建华 发表时间-9 :15:49  阅读( 78 )| 评论( 0 )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下)

2023090802480761

四、教改中的甘与苦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现状都是少、慢、差、费,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很多语文教师做了不少探索,但大都收效甚微。早在1977年九月,全国中小学教材会议召开不久,人教社周正逵等同志就走访了一位从事中语教学三十年的老教师,请他介绍经验。他苦笑道,没有什么经验,体会嘛倒是有一点,那就是语文教学越教越不知道该怎么教。

广西教育学院耿法禹同志在介绍“我们的教材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时,回忆道:“为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需要,1981年,我们曾组织了我区六七百人到江浙一带参观考察,花了几万块钱,回来只有三句话:(1)望洋兴叹,(2)邯郸学步,(3)昙花一现。”语文教改向何处去?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第三世界”的语文教师,所有有识之士都在苦苦思索着,努力探讨着,而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则是在急切观望着、期待着……。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面对语文园地的一片荒芜,广大语文教师产生了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可是,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大家对国外的教育发展状况一无所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党的开放政策的实行,外国的教育理论被介绍进来,对我国传统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在一片恢复声中,语文教学改革在我国思想解放的春风中前进了。语文教学战线涌现出一批勇敢的开拓者,他们以各自的教学个性去探索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语文教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语文教材已从过去的盲目求同转向求异,不少各具特色的语文教材的问世(出版),说明语文教改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由局部的改革趋向于整体改革。

在这次信息交流会上,桂林市教育局教研室秦国雄同志分三个阶段介绍了桂林市中学语文教改从单项试验到整体化改革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他们在总结多类型单项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对开展整体化改革的可能性和迫切性有了初步认识,概括出行之有效的教改措施三十条。

这三十条教改措施是:

1.关于在使用现有教材中,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六条(略)

2.关于讲读教法改革的十二条(略)

3.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七条(略)

4.关于语文课外活动的五条(略)

有了这三十条后,他们还提出了在教学要求上注意“四个结合”,在教学内容上抓好“两个联系”,在改革的方法步骤上体现“五性”等等。

在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方面,湖北省大冶北门中学的马辉海同志可谓用心良苦。他于1985年春就开始编写《导读》教材,并在他自己所带的班级进行“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的,以导读教材为鉴本。以课堂引导为手段,以读写训练为中心的’四步’导读法实验”初见成效。他的“四步导读法”是:导引、导练、导议、导评。导引是激趣,导练是重点,导议是解惑,导评是深化。现在他的《导读》教材已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导读”实验也由他一个班扩展到省内外130个班,深受全国一线教师欢迎。

在文言文教法改革方面,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杨克权主张“导”与“引”。他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主导”,是“导引”,在教师导引之下,师生便可甩动双手迈开大步前进,从而使教法、课堂结构等方面引起质的变化。他把每一课的教归结为“教师三步骤,学生三程序”。“教师三步骤”即“宏观指导,微观控制,宏观强化”。“学生三程序”即明确定向,登堂入室,自译、质疑、解惑、巩固、强化。

其他省市的代表也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语文教改也不是直线发展的,许多同志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仓促上阵,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进行语文教改,传统的教育无法为他们提供理论的指导,对国外的教育理论又知之甚少,理论上缺少新的突破,五花八门的新提法已不能引起语文教师的兴趣,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渐渐又走回到老路上去了。不少开拓者感到“荷戟独彷徨”的苦闷。在这次交流会上,北京景山学校刘占全同志在反思景山学校的教改之路和介绍自己参加九年制教改的体会时,就感到在教改中至少有四个矛盾不好解决,这四个矛盾是:

1.如何针对学生实际,确立标高?

2.读写如何结合?

3.如何借鉴古人经验?

4.如何建立一套九年一贯制的教材?

但是他也指出,语文教学落后的状况是非改不可的。体系改革,出路在于实验,很难,很艰巨,很痛苦。要靠领导支持,还要求教师有献身精神。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这很难走上“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成功之路的。

五、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们的感受

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改开拓者及有志之士交流,我们铜仁地区去的六名代表有两点感受:一是获益匪浅,二是自我反思。同全国各地语文教改如火如荼的形势相比,我区只有少数学校闻鸡起舞,而多数学校则是举趾姗姗。大多数教师缺乏对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和接受新思想的主动性和迫切性,对语文教改表现陌生和冷漠,教学上认为只有合于传统,才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平稳感。这种局面与以下因素不无关系:

(1)教改理论学习不够;

(2)思想不够解放;

(3)习惯势力作梗,受封闭性、单向性、趋同性为特征的传统思维方式制约,束缚着当前的中语教改;

(4)信息不畅通,限于人力、财力,请进来走出去做得远远不够;

(5)语文教师负担过重,往往被作业、考试压的喘不过气来;

(6)升学率的压力,使不少越是重点的学校越不敢放开手脚搞教改;

(7)教研力量薄弱,地区教研室直到1985年才调来一个中语教研员,而各县教研室中语教研员多数缺员,没有形成一支有力的抓教改的组织、信息、指挥网络。

今后我区中语教改局面如何打开?我们六位代表一致认为:

第一、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外地教改的经验和成果,及时吸收外地的新信息和新思想;

第二、要结合我区实际,选择那些经过实践证明,在“第三世界”学校试验行之有效的教改实验。同时,根据我区有两所条件较好的省属重点中学的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难度稍大的教改实验体系。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广西教育学院出版的初中语文读写训练实验教材和人教社高中语文三种读本,前者属于“第三世界”一类,后者属于较高层次一类,准备先搞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广开去。

第三、要争取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争取群众性的教学科研学术团体——地、县中语会(语研会)的大力配合,组成群专结合的运筹体系,引领第一线的教师协力前进。

想当年,耿法禹同志带领广西六七百人的队伍外出考察,只有三句话的收获,回来一逼,逼出了一个“整体教改体系”;湖北大冶中学的马辉海同志在借鉴别人的导读法经验后,自己独辟蹊径,发明“四步导读法”。这种例子在我区也有,如万山特区中学的王永和同志,在万山特区教育局、教研室、特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习北京高原、刘朏朏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在万山特区中学搞起了“作文三级训练”教改实验。第一轮实验过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万山特区中学教研室被评为“全国作文三级训练联合体先进单位”,王永和同志也被评为该联合体的“先进个人”,成为我省在“全国作文三级训练联合体”获奖的两名先进个人之一。

要大面积提高我区中语教学质量,教改是唯一的出路,而且这条路得自己走出。“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们相信,有我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具有献身精神的全体语文教师的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我区实际、具有我区特色的语文教改之路来。

杨建华执笔

                                                                           1988年4月10日急就

2023092414063338

写完这篇汇报材料后的第四年(1992)春天,我南下深圳,供职于深圳市翠园中学。当时深圳语文界同仁们亲切呼我“小杨”,没几年,大伙改称我为“老杨”。这张照片摄于2012年,在重庆与出席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成立大会的广东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熊胜芳先生合影。那次会上,青年教师们恭敬称呼他“熊特”,称呼我“杨老”。



上一篇文章: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中)   

下一篇文章: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