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滴滴
                     当你累了的时候,心灵是唯一的归宿!岁月改变了年轮,但改变不了你我赤子的心! 朋友!有空来坐坐!

我的主页    照片   好友[文章  收藏         最新阅读     推荐文章 
区空间    校空间  
招考信息 |  中考语文 |  红木天香 |  索书成癖 |  人生啐语 |  身心健康 |  歌词回味 |  花花草草 |  泥壶茶香 |  语文课改 |  石全石美 |  音韵有声 |  社会关注 |  单反天地 |  世说新语 |  航海罗盘 |  片风丝语 |  诗情醉意 |  散装啤酒 |  课堂散步 |  课题研究 |  幽径偷花 |  禅房窃月 |  名诗撷英 |  时文掬美 |  棒棒糖香 |  快乐体验 |  问题辅导 |  试题宝库 |  作文探究 |  五彩缤纷 |  经典咀嚼 |  阅读沉思 |  名人浏览 |  电子书屋 |  班会写真 |  文史休闲 | 
本学习空间统计:   4208 篇文章  


博主说明:教师
姓名:王金龙
学校:翠园文锦中学
空间等级:56 >
现有积分:67584
距离下一等级:12416分
空间排名:教师类 第10

 
最新文章
 
癸卯初夏即兴叹安庆
采桑子·癸卯春对雨
癸卯珍珠婚周年与夫人共勉
云南印象
癸卯春夜游凤凰古城即兴
癸卯忆安庆振风塔
 
随机阅读
 
红树林景致
换个角度看教育(4)-- 高红妹,辩证思.
任驹闯
一地寒霜
头眉低
眼老昏花
 
推荐文章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2021届四班马安然)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2021届三班吴雨洋)
悼念石云孙老先生
观家叔微信故乡古镇坡头郁金香美图步李白《.
辛丑春二月浏览方教授微信母校红楼东侧门照.
辛丑二月既望粤港澳大湾区仙湖邓公手植树下.

7月20日
2010
 

第二章、初中作文“四境”浅解(3)


   作者:王金龙 发表时间-1 :1:1  阅读( 1311 )| 评论( 0 )
 

第三节、中学作文“四境”实施浅说

        笔者认为初中“四境”作文训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作文“单境”训练。每次单元作文训练根据单元作文主体内容要求,或训练“生活情境”,或训练“文化艺境”,或训练“自然美境”,或训练“人生理境”。二、作文“四境”整合。在“单境”作文基础上适当点缀映衬其他三境,使整个作文融合为一体,达到更高的境界。
        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的话题是“这就是我”,写作要求是:“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通过一件事尽量展示自己的个性。”我们可以根据单元要求拟题进行“生活情境”训练,题目可以是“童趣”,也可以是“我是谁?”。同样,我们还可以拟题“爱读书的我”来进行“文化艺境”训练;我们也可以拟题“有我的风景”进行“自然美境”的训练。我们还可以进行“四境”整合训练:如可以将“我”的诞生(生活情境)放到出生时刻的环境(自然美境)中去加以渲染;如写“我”的趣味和理想(生活情境)时,可以古今中外地穿插一些文化素材(文化艺境)来点染;甚至还可以恰当穿插对自己的理性分析(人生理境)表达对自己的看法。
        再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的话题是“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其作文训练应该侧重于“人生理境”,应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和平的珍惜等等主题。当然,我们也可以拟出其他题目如“愿世界永远没有战争”、“    的橄榄枝”、“和谐是一种美丽”等等,并从其他三境中写出“生活情境”、“文化艺境”和“自然美境”来,但侧重点和行文方式一定有很大不同。
        由此可见,单元作文中“三境”不能平均用力,要根据作文主题和内容各有侧重,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历深浅、认知水平和阅读经历选择自己感受深刻、驾轻就熟的主题和内容来写。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作文话题是“古诗词中的月”,主题和内容一般适合以“文化艺境”作为主体表达内容,“自然美境”次之,“生活情境”再次之。再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自然”作文,就可以以“自然美境”作为主体表达内容,“生活情境”和“文化艺境”次之。
        就初中作文整体训练而言,应当以记叙性较强的“生活情境”作文训练为主,“自然美境”、“文化艺境”作文训练次之,“人生理境”能简单表达即可。或者说,我们应该更多地在“生活情境”作文中让学生学会怎样整合“自然美境”、“文化艺境”和“人生理境”。这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初中学生身心阶段特点决定的。因为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还是感性认知为多,记叙性的作文更容易激发初中学生的表达兴趣。而议论性、说明性作文逻辑思维、理性认知的成分相对多一些,初中学生的感悟能力很难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笔者在整理人教版语文教材36个单元作文教学内容时发现,至少有16个单元的作文教学内容是以“生活情境”为主体的。如“这就是我”(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也追‘星’”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青春随想”(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献给母亲的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初中生活”(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追寻人类的起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漫话探险”(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上辩论台”(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看起来是专门单元的口语训练,其实,内容离不开生活,所以归入此类)、“科海泛舟”(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让世界充满爱”(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笑着面对生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我们的社区”(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仔细研读《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无论是重文体的作文教学还是淡化文体的作文教学,初中写作训练还是要以记叙性作文为主体。
        总之,“一境”训练也好,“二境”、“三境”或“四境”整合训练也好,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达到“感受”的整体性,并在此基础上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主题)”,尽量做到如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训练的宗旨就是想让初中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参见《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作文教学建议)。

上一篇文章:第二章、初中作文“四境”浅解(2)   

下一篇文章:文强临终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