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乌江(原名“乌江一朵浪”)
                     千里乌江水 奔腾入海洋

我的主页    照片   好友[文章  收藏         最新阅读     推荐文章 
区空间    校空间  
教学论文 |  人物彩照 |  诗词歌赋 |  散文随笔 |  楹联曲艺 |  古诗新唱 |  鸿雁长飞 |  赋彩课堂 |  闲情偶记 |  学海导航 |  桑榆晚景 |  流金岁月 |  快乐国学 |  博海观潮 | 
本学习空间统计:   769 篇文章  


博主说明:教师
姓名:杨建华
学校:退休教师
空间等级:40 >
现有积分:16190
距离下一等级:1310分
空间排名:教师类 第54

 
最新文章
 
悼念江小秋老同学
有朋自家乡来,不亦乐乎
重阳是一条老人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下)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中)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上)
 
随机阅读
 
悼念江小秋老同学
烧脑“三卜”
红树林景致
换个角度看教育(4)-- 高红妹,辩证思.
任驹闯
一地寒霜
 
推荐文章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下)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中)
职场手记:万紫千红集桂林(上)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我——博客伴我陶然行.
魅力教师,闪亮登场——博客伴我陶然行(中.
博海弄潮,高唱大风——博客伴我陶然行(上.

9月26日
2011
 

杜典山


   作者:杨建华 发表时间-16 :37:5  阅读( 1841 )| 评论( 6 )
 

    杜典山    


 


     沿河诗联学会到苦荞酒厂去采风,杜典山也去了。他的头发现在往后梳了,梳成一个领袖头。合影时,他坐在第一排左边第一个位置。我一看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就想笑。小时候他在我面前从来就没有正经过。


     一个人无论外表多么成熟,都不要在他的儿时伙伴面前表现出来,特别是童年分开中年重逢的,否则极易在伙伴头脑里过电影,彼时的顽皮嘴脸与此时的成熟形象交替出现,形成巨大的反差。不巧我和杜典山就属于这种情形。杜典山是我小学同学,高我一级,由于年龄相仿,个头相当,淘气相投,于是很快就打成一片。他会玩很多花样,是原创还是从别处学来的未可考。比如五指游戏,伸出一个巴掌,侧面,大拇指高高翘着,其余四指并拢,掌心向观众的脸,方便人家注视。口中念念有词,四个手指随节奏活动:


 


   上面琅琅嚓——食指上下开合


   下面嚓琅琅——小指上下开合


   上下一齐打——食指小指同时上下开合


   中间一条框——中指和无名指尽力上下分开,形成一个丫口


 


     这游戏我很快就学会了,数十年后多次在儿子面前表演,把小儿逗得咯儿咯儿笑。


     典山的表情很丰富,有一张似笑非笑古怪脸,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眉头一锁,冷眼一梭,上下嘴皮一碰,顿时发出一串急促而稀奇古怪的声音:


 


   西里毛西里毛西里毛西里毛……


 


     恕我愚钝,至今不知道西里毛为何物。


     小学时写错别字是常态,他高我一级,识的字比我多,经常指出我的谬误。虽不至于难为情,好像也没有对他表示过特别的感谢。但是他积极性一点也没有受到挫伤,依旧诲人不倦。一天,他给我讲了个专门念错字的故事:


 


   某地有一座文庙(繁体字文廟),学生甲路过:呀!文朝!学生乙亦恰好路过,纠正道:什么文朝呀?应该读丈庙。俩人争执不下,遇一和尚持钵路过,请和尚来断谁正谁误。和尚道:对不起,我要去化齐(化斋),没空管你们的闲事。正失望时,闻一阵铃响,一八字先生昂然而来,俩人疾趋前求教,八字先生答曰:文朝!学生甲非常得意,谓学生乙:如何?学生乙不服,见庙侧有一学堂,教书先生正在课徒,拉学生甲至学堂,教书先生曰:丈庙!俩人于是诉诸县衙门。知县也是一个白字先生,惊堂木一拍:升堂——众衙役齐喝:威——武——。俩人陈述案由后,知县当即断案:


   文朝丈庙两厢离,碰到和尚去化齐。


   八字先生他该死,教书先生该剥皮。


   本悬(本县)不是孔夫子,你管去问苏东皮(坡)。


 


     那时我的知识面还很窄,接受能力也有限。没见过文庙,也不知孔夫子苏东皮何许人也。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杜典山很不满意,说,这么好听的故事你竟然没有反应。我说怎么反应?他说你应该笑噻。我赶紧挤出一点笑容,他更不满意了,说,还不如不笑呢,你这叫皮笑肉不笑。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人笑的时候皮和肉可以不同步。数十年后我的儿子青出于蓝,竟然把皮笑肉不笑解释为“皮笑肉生气”。不知典山老同学得知会作何感想?


     我似乎老不开窍,而典山的进步很让我钦佩。某年春节后,典山把从老家学来的小曲悄悄唱给我听:


 


   正月里来十五呀闹呀元宵,


   我看你呀小妹子儿呀生得这样俏。


   我往你门前过噻,妹子儿呀,


   急忙房内躲呀,


   为啥不见我?


 


     然后他又模仿女孩子扭扭捏捏羞羞答答地回答:


 


   正月里呀过新年呀真呀欢喜,


   哥哎哥呀我为啥呀不呀见你?


   你的朋友多噻,哥哥呀,


   我怕人家笑呀,


   我怕人家笑。


 


     我至今仍然记得他唱的旋律,那是土家味极浓的小调,不知道他还记得否?当时的情况是,我笑得弯腰又跺脚。这回不是皮笑肉不笑。典山相当满意。


     不久,“文革”开始了,首先拿三家村来开刀。当我正在为三家村是一个什么村伤脑筋的时候,典山已经上台去发言了:


 


   三家村恶毒攻击社会主义,简直是方文尸比,古月言兑!


 


     这回不是我一个人目瞪口呆了,全校同学哗然,全都不知道“方文尸比,古月言兑”是什么意思。还是老师们水平高,告诉我们:方文者,放也;尸比者,屁也。古月者,胡也;言兑者,说也。合起来就是“放屁胡说”。大伙先一愣,继而莞尔。


     同学中有一个名杨昌奔者,“文革”伊始,每天早晚拿一铁皮喇叭筒站在山头上朗读毛主席语录。典山见之,马上写快板诗一首,与学校宣传队一起,敲锣打鼓地齐聚杨昌奔家院坝里,杨昌奔父母迎了出来,锣鼓一停,典山的快板就打起来了:


 


   叫家长,仔细听,


   夸一夸你们家的杨昌奔。


   ……


     那首快板诗很长,全面赞扬杨昌奔的先进事迹,可惜已经差不多全忘了。只依稀记得最后两句是:


 


   师生夸他是好少年,


   社员们夸他是毛泽东思想宣传员!


 


     杨昌奔的父母是非常朴实的农民,听得出来是他们杨昌奔做了好事,很欣慰。杨昌奔躲进房里,从门缝里往外瞧,既兴奋又有点害羞。


     不久学校就停了课,杜典山回了老家,我去外婆家当了放牛娃,此后就再无缘相聚。一直到各自成家立业。


 


     再次见到典山时,已经是四十年以后的事了。久别重逢,本想与他好生叙盘毛,但是由于当地县委、政府领导陪着,不方便。他也一脸肃然,让我觉得此时叙毛不太合适。好在彼此留下联系方式,叙毛来日方长。


     回到深圳不久,我选择一个周末拨通他的手机,寒暄几句后我便直入主题: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不?满以为会勾起他温馨的记忆,谁料他在电话那头严肃地打断,不谈那些,不谈那些。我讨了个没趣,小心翼翼问他,那谈点什么呢?他便大谈他的诗词,要我听写他最近刚写的一首诗,我照办了,向他汇报:听写完毕。请问他有何指示?他吩咐道:你的文学评论写得还像回事,你把我这首诗评一评。我说那我先拜读几遍再说。


     又过了几天,他打电话来问评论写得怎么样了,我说,还没写。不知道怎么评。他有些失望,批评我没有把他的事放在心上。用最后通牒的语气正告我,我这一辈子只求你这一次,你看着办吧。我颇为难,转而求助于老同学梵净山翁,请他代劳。梵净山翁曰,相当于狗咬刺猬,无法下口。此事拖到现在也未办,杜典山也不复来电。暑假回乡,邀他出来小酌,他以有事辞。


     莫非真的把他得罪了?



 前排坐者左起第一人为老同学杜典山,左二为田兴孝老师,左三蔡永康老师,左四李国其兄




上一篇文章:【转载】“人”是怎么不见的?(八)   

下一篇文章:祝朋友们国庆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