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预览
×
七色阳光,七彩人生
每天都有日出,每天都有新的希望
我的主页
照片
好友
[
文章
]
收藏
最新阅读
推荐文章
区空间
校空间
信息技术创新大赛
|
自娱众乐
|
技术好帮手
|
每日心情
|
好文欣赏
|
教学点滴
|
教育技术培训
|
多媒体资源
|
专业发展
|
亲子教育
|
示范案例
|
研究案例
|
网络拓学课题
|
本学习空间统计:
190
篇文章
博主说明:教师
姓名:罗彩霞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院
空间等级:
30
>
现有积分:4921
距离下一等级:79分
空间排名:教师类 第167
最新文章
用对话彼此赋能
N师6 期 第一课 改变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摘录)
百仕达小学观摩活动记录
讲堂丨尹弘飚:谁来领导教师学习?
6部绝美纪录片丨关于人类、世界、地球
随机阅读
俱往矣,风流趣事
鹏城记忆
仿满江红-老有所悟
重温四十年前的日记,唏嘘良久
悼念江小秋老同学
烧脑“三卜”
推荐文章
励志人生的10大关键词
请珍爱我们的男孩子 (90%的家长都后悔.
转基因食品图
龙应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转)
人各有各的聪明,不信,请看
“罗湖教师网络教研团队比赛活动”之我见
12月30日
2006
2007 年教师主题学习网站评比新动向
作者:
罗彩霞
发表时间-12 :13:0 阅读(
7552
)| 评论(
0
)
为了更好地引导罗湖教师的网站创作,结合全国第五届NOC的“主题网站与探究性学习创作展评”的导向要求。本人带着思考的问题,请教了第五届NOC负责此项目培训的专家叶平老师,以下是问题和回复。叶老师很谦虚地说明,回答只是代表他个人观点。
问题:您好! 我是深圳市罗湖区教育信息中心的老师,上次有幸听到您的演讲,受益匪浅。罗湖区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被中央电教馆授予“全国教育信息化实验基地”。第四届NOC我们的获奖丰硕,现在又开始准备明年的赛项。我负责教师专题网站的组织评荐工作。 现在正逢罗湖区每年一度的信息节,这次,教师们报送了一百六十个网站。在网站的评选中,我们有些困惑和思考,想冒昧地向您请教:
1、 什么是好的主题网站?教师做的网站,有的是以信息的分类存贮、展示的专题网站,有的是以知识点或某一主题为线索的,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直接用于教学的网站,我想教师制作的专题网站首先应该是服务于教与学,对课堂教学有直接帮助和促进,如上面后一类。但是,今年七月份评的网站上面第一类的网站获奖等级高。 上级的评比是一个导向仪,老师做一个网站要花很长时间,对于他们来说,要想得到奖项也是情理之中。请教叶老师,上述两类网站该怎么评?
2、 老师做网站的目的是什么?我从校本研究网上看到专题网站,如“圆的认识”、“圆明园的毁灭”,他们都是较好服务于教学的网站,也是教师能力及工作范围之内,我想,这种网站才是教师能做的、需要的和对其有帮助的。请教叶老师,我的理解对吗?
十分期望得到叶老师的指导,谢谢!
专家回答:
对于您提的问题,我个人以为:老师做网站的主要目的肯定是为了服务于教学,这是毫无疑义的。今年大赛组委会让我来做“主题网站”的培训,我想,主办单位也必然会认同这一观点。明年NOC的“主题网站”赛项内容,我在培训讲座中曾经提到“主题网站的类型包括:主题探究网站、学科教学网站、专题资源网站、校本研修网站、其他教育网站等。”也就是说,赛项中包括您说的“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直接用于教学的网站”(即:学科教学网站),以及“以信息的分类存贮、展示的专题网站”(即:专题资源网站)。
至于“什么是好的主题网站”,不同的竞赛当然会有不同的标准。今年我参与过第四届NOC主题网站赛项的评审,据我所知,主办方的意图是突出“主题探究学习”(即:主题探究网站)。其首要标准是:“网站为之服务的课程整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具体应用的项目是什么?有项目基本上就是良好以上级别;项目是一类新教法、新学法的就是优秀级别;项目不清晰,如果网站的结构清晰那么是及格级的,剩下的就是不及格的。”这里所说的“新教法、新学法的项目”。实际上指的就是“探究主题”。
因此,即使是“学科教学网站”,也要凸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您所说的第二类网站(学科教学网)没有第一类网站(专题资源网)获奖级别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①某些学科教学网站的没有体现探究学习,或者没有探究主题(项目);②你们的判断不够全面;③个别评委掌握标准不够准确;④网站整体的资源、信息量、层级、链接不丰富,技术、美观方面没有“资源网”做得好……。不论是什么原因,我想,既然第五届NOC仍然把赛项定位为《主题网站与探究性学习》,上述原则是不会改变的。希望你们在组织本地评荐工作时,把体现“基于网络环境的探究性学习”【包括“研究性学习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也包括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作为网站评选的重要指向,使主题网站真正做到“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
以上个人意见,不代表组委会,仅供你们参考。
叶老师的演讲PPT,请看附件
上一篇文章:二十一世纪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
下一篇文章:参加北大教育技术网络培训的收获
[相关文章分类——
信息技术创新大赛
]
蒙太奇与长短镜头
2007 年教师主题学习网站评比新动向